十年后国产动漫是否能崛起?
原标题:十年后国产动漫是否能崛起?
闲的没事去看悟空问答,找话题来写,看到个这个
网络上大部分人写的评论,都是偏正面向的,或者说没入过行的。
而实际入过行的也懒的说,而我前段时间刚被动画公司开了,但这段时间也掌握的差不多国产动画的局势了,现在就依托这个话题来点评一番。
中国动画十年后是否能赶超日本,我的答案是否的,十年后是否能崛起,我的答案是不知道,但就以现状来看,中国动画五年内不会有前途,形式不变依照这个产业的方向发展,三年内完蛋,十年内如果不做出改变,十年后依然是盘死局。
不仅仅是产业上的问题,也有技术上的问题。
老说中国动画产业不成熟,实际不正确,中国内容文化市场实际非常成熟,甚至都饱和了,的文化内容这块能供中国动画回赚的钱,只有从平台方与投资人,用户不在消费链中。
就单以动画电影那边来看,院线票房起码要3倍左右才能回本,其他的都是亏本,而中国动画目前唯一赚钱的两部《大圣归来》与《大鱼海棠》没了,白蛇不算。
好传动画的老板,曾经做土豆网的人,用了七年把土豆网搞上市,他用了六年做动画电影,好不容易,才稍微起来点。
而唯一周边有钱赚的动画,也就一部《魔道祖师》但他的周边撑死了也就一千万,没了,就一千万而言,还不够动画的制作经费。
文化市场早已保护,而动画的消费水准,既没渠道,用户消费也低,说明白点,中国动画,在牛逼的公司,到目前为止,也一直是在亏钱的,整个行业到目前,就没人能从用户手上赚过钱。
而在技术流程,我们跟日本差距大约有15年,在追个20年说不定能追上,而我们跟迪士尼的差距,我不知道有多少年,大概是这辈子都追不上了,他们用的软件厉害,甚至都自己开发的,国内听都没听过,而且迪士尼那边,有自己的小金库,留得住大神级的人才。
曾经有条新闻,中国公司在日本招人招不到人,直接招作监,导演等。
国内也是直接招个作画监督,日本那边的流程,作监与导演都是一步一步从中割动画爬上去的,没有直接招作监的说法,而我们这边直接招,日本人看见就最大感觉"不专业"而且我在这边好不容易爬上去了,到你哪你就能保证我的前途吗。
中国搞技术最大的毛病,不专业。我去过几家动画公司他们的流程,以及对比中国的流程,最大的感受中国制作,只要把东西做出来就行,日本人那边好几个流程审核,是想尽心尽力的做好的,技术上的发出点就不一样。
(责任编辑:晋城市)
-
基于数据建立标准 一种简单的衡量网页价值的办法是检查在过去的18个月里它带来了多少流量。...[详细]
-
接着,张兰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,开了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餐厅,这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“俏江南”。...[详细]
-
食材不统一,品质良莠不齐 同时,由于海鲜很难存储和运输,统一供应的成本太高,所以加盟商都是自行选择供应商,这就导致各地门店的食材和出品参差不齐。...[详细]
-
曾经蓝港跟吴奇隆之间的合作更多是鉴于蜀山战纪手游的项目,但2017年蓝港主推的游戏已经变成了《黎明之光》。...[详细]
-
我想要创造出足够通用、在简单和强大之间平衡得很好的工具,帮助普通人节省时间,提高效率,更聪明的工作。...[详细]
-
白兔湖2016年5月25日发布融资预案,拟以每股4.2元募集资金8400万元。...[详细]
-
一场很匆忙的315晚会...... 春风又把3·15这股正能量给吹来了。...[详细]
-
另外,在无印良品超市,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着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,但是揭开中文标签后,却露出了这些产品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,也就是曾经的核污染区。...[详细]
-
因为如果英雄只有一个固定的角度,是很难产生持续性的吸引力的,即使是喜欢它的用户,也会慢慢厌倦,而皮肤和台词提供的扩展性和对人性的洞察,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。...[详细]
-
精细化到每一个广告位所带来的转化量、订单销量等等。...[详细]